联系电话:0531-88369952
电子邮箱:shandongdaxue@163.com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3号山东大学金谛园105、107室
一、三目的一转变
一个转变
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探索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三个目的
加快“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
二、选拔标准&开设专业聚焦方向
选拔标准: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六个核心聚焦方向: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领域、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原文是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三、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四、招生原则
招生原则:
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五、招生办法
1.考核方式:笔试、面试、体育测试
2.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过程全程录音录像
3.考察方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分数核算:强基计划成绩=高考成绩(≥85%) +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考核结果+总评情况≤15%)
5.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在进行严格考核后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 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六、录取办法
1.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2.按各省招办要求在指定批次填报
七、培养模式
1.单独编班、 条件&师资&学习氛围三一流,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2.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3.建立本一硕一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4.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
5.综合考查、科学分流
6.参与重大科研任务的项目研究
八、强基计划首批开设院校
东北地区(3所)
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地区(10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华东地区(11所)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华南地区(2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地区(4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西北地区(3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西南地区(3所)
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九、招生流程
时间 | 招生事项 |
3月底前 | 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
4月 | 考生网上报名 |
6月 |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
6月25日前 | 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 |
6月26日前 | 高校确定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 |
7月4日前 | 高校组织考核 |
7月5日前 | 高校根据分数核算方法择优录取 |
十、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1.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弓|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3.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4.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 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5.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 -硕一-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扫码关注公众号